膜下滴灌设计的主要思路为简化控制、降低工程建设投资,以最少的投入获得大田种植的最大产出。膜下滴灌经过多年的推广与实践,现己逐步发展成为最为经济实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其主要特性如下:
1、灌溉面积均在500亩以上,最大面积可达4000亩左右。主要适合于地势平坦的大面积规则条田。
2、控制方式简单,除大系统首部多台水泵联动采用电器自动控制外,小系统单台水泵一般只设自动降压启动控制,田间阀门均采用手动阀。
3、过滤方式采用二级过滤器,极少采用一级或三级过滤。渠道供水通常为砂石+网式,而井灌区则采用离心+网式。为缩小过滤器体积,降低制作成本,一般砂石过滤器采用2~4 mm石英砂作为过滤介质。砂石过滤器滤前需先经过沉砂池沉淀后再进入首部过滤系统,而网式过滤目数通常采用不低于120目的不锈钢滤网。
4、滴灌带主要以一次性滴灌带为主,较少采用多年生(内镶式紊流)滴带。由于多年生滴带受投资成本因素的影响以及每年回收问题的限制,若施工方在售后服务方面不能解决回收问题,则要在团场大面积推广困难较大。
5、多年生滴带比一次性滴带有更高灌溉均匀度,虽然初投资大,但若多年生滴带每年在回收后新增滴带数量上能有效控制在20%以下,在年平均投资上就可能取代一次性滴带。控制新增数量主要取决于业主的灌溉管理水平和施工方的售后服务技术。
6、滴带壁厚一般以薄壁0.2mm为主,大田极少采用壁厚大于0.25以上的滴带。厚壁滴带主要适用于防风固沙以及地埋式滴灌系统。
7、膜下滴灌比常规沟灌更具较大的投入和产出比,代替常规沟灌已是必然趋势。但由于近年以色列在地埋滴灌方面的大力发展,从方便管理和增产增收上有望逐步取代膜下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