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是利用低压管道系统,将水直接输送到作物附近,再经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等灌水器,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使作物根系最发达区的土壤经常保持适宜的湿度,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微生物活动,始终处于良好状况,为作物高产稳产创造有利条件。
滴灌管是滴灌灌溉系统中的重要灌溉产品,它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网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滴灌管滴头),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的土壤中,避免了水肥输送过程中的渗漏、挥发与浪费,可以最大程度节省水肥,降低成本。
滴灌滴头易堵塞一直是让农民头疼的问题,当堵塞是由微生物和化学物质引起时,一般可采取化学处理措施来消除,主要措施包括氯水处理、双氧水处理和酸处理等。
1、氯处理。氯水处理可以解决微灌系统中因细菌、粘液菌和藻类产生的有机物沉降问题。氯化物可形成使藻类不能长期生存的环境,同时,氯化物作为氧化剂可促使有机物分解。氯化物还能防止有机悬浮物的聚集和沉积,并对铁、锰等物质进行氧化,形成难容化合物,易被清除。氯处理可分为连续氯处理、定期性氯处理和系统清洗氯处理几种形式。在藻类或细菌数量高,水中铁锰含量高的情况下,可采用连续氯处理。很据水质条件,可一周或一月一次采用定期性氯处理。对于系统清洗氯处理,一个生长季节内可作1~2次,并在生长季节结束后立即对系统进行清洗,使系统在不使用时保持清洁。
2、双氧水处理。在常规氯处理不起作用的情况下,可使用双氧水。双氧水在处理管内沉淀方面比氯中的作用更强。双氧水能在灌溉系统中抑制藻类及粘液菌的生长。目前,市场上双氧水浓度主要有35%和50%两种。一般有一年次和休克处理和每两星期一次的常规保养。对于双氧水,一般应该在田间阀门处加注,如果在首部加注,则在任何一个田间龙头打开之前,必须先对主管道进行彻底冲洗,否则主管道中的污垢会被带到滴灌管中,加重已有问题。
3、酸处理。酸处理是将某种酸注入到灌溉水中,达到溶解滴灌带中出现的水垢、盐类等沉淀物(碳酸盐、氢氧化物、磷酸盐等)的目的。但使用酸处理时,需要注意当酸的注入时间超过1小时后,水的pH值不应小于6.5,酸度过大会腐蚀管道、附件等。酸和肥料混合注入,容易产生一种腐蚀性非常大的溶液,如果提前在水箱中使酸和肥料混合,可避免产生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