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微灌水肥一体化工程安装技术

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按作物的水肥需求规律,通过可控管道系统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供给作物吸收。其特点是能够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水肥一体化常用形式有微喷、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在我省小麦、玉米上以微喷灌为主。因其具有节水、节肥、节地、增产、增效等优势,是一项应用前景广阔的现代农业新技术。

一、水肥一体化工程构成

水肥一体化系统由水源、首部系统、输水管道和微灌带四部分组成。水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首部系统主要包括潜水泵、加压泵(一般在4.5~7.5千瓦)、逆止阀、

过滤器、压力表、水表、排气阀、施肥器(文丘里施肥器、施肥罐)或施肥池。输水管道包括干管与支管两级管道。干管可采用地上软管或地埋硬管两种形式。地上软管多采用PE软管(φ90或φ110),地埋硬管多采用PVC管材(φ110),埋深05-0.8米,输水支管采用φ63的PE软管,

微喷带常采用N65五孔或七孔微喷带。微喷带铺设长度40~60米,间距2.5米或3米,输水支管的最大铺设长度150-200米。

二、水肥一体化肥料选择

1、肥料要求常温下能够具有以下特点:高度可溶性、养分含量高、杂质含量低、溶解速度快,避免产生沉淀,酸碱度为中性至微酸性。

2、常用肥料有尿素、硫酸钾、溶解度高的复合肥、硝酸钾、硝酸铵等。

三、水肥一体化操作步骤

1、检查。首先检查微喷带的阀门状态,需要灌溉的地块开启,其他地块阀门全部关闭。应根据机井的出水量和压力情况估算1个灌溉单元的微喷带条数。例如潜水泵出水量为45立方米/小时,微喷带的喷水量10立方米/100米/小时,总微喷带应开启长度为450米,单条微喷带长度50米,应开启9条,为防止压力过大造成爆带或接头憋开,实际应先开启10~11条。

2、启动。先开启潜水泵,待水充满微喷带并喷起后,再开启管道加压泵。根据实际压力状态调整喷灌带开启条数以达到最佳喷水状态,以水雾单侧辐射微喷带间距的1/2左右为合理状态,喷辐交叉不宜过多。

3、施肥方法。采用文丘里施肥器的施肥方法:先浇一定时间的清水(最少约5分钟),然后打开文丘里施肥器开关,通过调整施肥器主管道上的球阀调整施肥速度,控制在10~15分钟内施完肥为宜。施肥结束后,关闭施肥器,再浇最少约5分钟的清水,冲洗管道内残余肥料。

4、确定浇水时间。根据机井出水量、灌水定额及一个微喷单元控制的亩数确定浇水时间。

5、轮换喷灌单元。在上一个喷灌单元灌溉将结束时,先开启下一个轮灌单元的微喷带阀门,然后再关闭正在灌溉单元的微喷带阀门,避免轮灌时压力过大出现爆带现象。

6、关闭。全部地块灌溉结束后,先关闭加压泵,再关闭潜水泵。最后一个喷灌单元的阀门要保持开启状态,以备下次灌溉直接开启系统灌溉。

四、水肥一体化操作注意事项

1、微喷带开启布局。在一个微喷控制单元内,开启的微喷带布局要合理。要保证从1个主管道输入的水从2个支管道进入微喷带,禁止从1个主管道输入的水从1个支管道进入微喷带,否则会出现管道崩裂或水压过高,喷水不畅。

2、过滤器清洗。由于井水和肥料中含有沙子和杂质,过滤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产生堵塞,应及时清洗。清洗时要关闭加压泵和潜水泵(不可待机操作),打开过滤器封盖,取出纱网,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安装回去封盖可重新灌溉使用。

3、喷灌带冲洗。在喷灌过程中,如果出现喷灌带被堵或喷水不顺畅,应在灌溉中打开微喷带末端折叠处放水冲沙(杂质),或用圆滑木棍轻敲堵塞处,出现破损可用直通胶管连接或更换。

4、肥料的溶解。当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肥料时,应先在水盆中溶解后观察是否出现沉淀。正确的肥料混合方法是先在大量水中完全溶解一种肥料,然后加入第二种肥料。

5、安全事项。灌溉过程中应随时观察首部压力表工作压力,当压力﹥0.24M Pa或﹤0.12M Pa时,应及时排查问题。防止首部漏水导致的漏电。

相关产品
没有关联产品!

联系方式

CALL US
18609847924

PHONE
18609847924

ADDRESS
辽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黄浦路701号

WX
18609847924

  • 返回顶部
  • 18609847924
  • 微信二维码
    关注你附近